「白马寺」白马寺的由来及历史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白马寺,以及白马寺的由来及历史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本文目录一览:
白马寺的由来及历史
为纪念白马驮经,取名“白马寺”。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、日本和东南亚,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,后来又进入欧美,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。
白马寺的由来:永平十一年(68年),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。为纪念白马驮经,取名“白马寺”。
白马寺,位于河南省洛阳市_河回族区白马寺镇310国道边,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(公元68年),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,乃中国、越南、朝鲜、日本及欧美国家的“释源”和“祖庭”。
白马寺的由来:白马寺由来:中华神州大地,有三所佛院,统称白马寺,其中称为龙腹的位于唐河西南三十五公里处的白马寺,历史悠久,远近闻名。
晋城白马寺景点介绍
1、晋城白马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县城西北20公里的灵宝山南麓,距离太原市约100公里,是一座道教名山。据传说白马寺创建于唐朝贞观五年(631年),始建人为唐高祖李渊之孙卫王李元婴。
2、晋城白马禅寺简介:晋城白马禅寺是位于晋城市市区北侧五公里的白马寺山顶上的寺庙。白马寺山又名司马山,相传北魏司马懿封长平候曾登临此山而得名。后因山顶建寺名白马禅寺,故而更名为白马寺。
3、白马禅寺,位于晋城市市区北侧五公里的白马寺山顶上。白马寺山又名司马山,相传北魏司马懿封长平候曾登临此山而得名。后因山顶建寺名白马禅寺,故而更名为白马寺山,此山主峰海拔1010米。
白马寺名词解释
白马寺是一个佛寺名。白马寺,位于晋城市市区北侧五公里的白马寺山顶上的寺庙。白马寺山又名司马山,相传北魏司马懿封长平候曾登临此山而得名。后因山顶建寺名白马禅寺,故而更名为白马寺。
千佛殿又名毗卢阁,殿中供奉毗卢遮那(即法身佛)的佛像,面积达几百平方米,是寺内现存最大的殿宇。另外,千佛寺地东侧有白衣殿,西侧有地藏殿,都十分壮观,值得一游。
也。自洛中构白马寺,盛饰佛图,画迹甚妙,为四方式。凡宫塔制度,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,从一级至九。世人相承,谓之“浮图”,或云“佛图”。晋世,洛中佛图有四十二所矣。汉世沙门,皆衣赤布,后乃易以杂色。
白马寺的简介和由来
1、白马寺的历史由来:永平十年(公元67年),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,用白马驮载佛经、佛像同返国都洛阳。汉明帝见到十分高兴,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,亲自予以接待。
2、白马寺由来:中华神州大地,有三所佛院,统称白马寺。其中称为龙腹的位于唐河西南三十五公里处的白马寺,历史悠久,远近闻名;白马寺的简介如下:解放前一古寺,位于现白马寺街正北。
3、白马寺的由来:永平十一年(68年),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。为纪念白马驮经,取名“白马寺”。
4、永平十一年(公元68年),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。为纪念白马驮经,取名“白马寺”。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、日本和东南亚,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,后来又进入欧美,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。
白马寺在哪个城市
1、白马寺在洛阳市。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,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,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,乃中国、越南、朝鲜、日本及欧美国家的“释源”和“祖庭”。
2、白马寺在河南省洛阳市。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310国道边,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,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,乃中国、越南、朝鲜、日本及欧美国家的“释源”和“祖庭”。
3、河南省洛阳市。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12公里,北依邙山,南望洛水。由此东行约50公里,断断续续的古城垣,勾勒出东汉洛阳城的大致轮廓。
4、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,是一个比较独特的景点。白马寺介绍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(公元68年),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由官府建造的寺院,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“祖庭”和“释源”。
5、不同的白马寺所在的城市是不同的,中国的白马寺有如下几处: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;河北省成安县白马寺;青海省互助县白马寺;河南省唐河县景区;四川省会理县白马寺。
白马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白马寺的由来及历史、白马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发布于:2023-09-17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