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曾侯乙墓」曾侯乙墓博物馆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曾侯乙墓,以及曾侯乙墓博物馆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曾侯乙墓墓葬结构的介绍
- 2、曾侯乙墓在哪里
- 3、曾侯乙墓编钟曾侯乙墓旅游攻略
曾侯乙墓墓葬结构的介绍
1、曾侯乙墓为岩坑竖穴木椁墓,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,墓坑规模巨大,原来的深度当在13米左右,墓口东西最长处21米,南北最宽处15米,总面积达220平方米。
2、曾侯乙墓位于湖北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。是战国早期,周王族诸侯国中曾国的国君曾侯乙的一座墓葬 。曾侯乙墓东室出土8具陪葬棺,西室出土13具陪葬棺,这21具棺材都比较小,每一具棺材内都葬有一名女性。
3、侯乙墓呈“卜”字形,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,为多边形岩坑竖穴木椁墓。无墓道,南北向,墓坑南北长15米,东西宽21米,深13米,面积为220平方米。
4、该墓发现的漆棺,外棺外表以黑漆为地,满绘朱漆、金黄色花纹。纹饰主要为漩涡纹、变形云纹。内棺外表用朱漆涂地,用墨、黄等色满绘异常繁复的图案。纹饰有龙、凤、神兽、怪鸟、窗格纹等。
5、文物种类多样 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厅,共展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60件。有乐器(编钟、磬)、兵器(箭、矛、戈戟)、礼器(铜鹿角立鹤)、水酒器(兽面纹爵、大小不等的铜鼎)、车马器、竹简、漆木器、金玉器。
曾侯乙墓在哪里
为曾侯乙墓中国战国初期曾(随)国国君乙的墓葬。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。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。1978 年发掘。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,为多边形竖穴墓。南北 15 米,东西 21米。
曾侯乙墓位于湖北省随县城郊的擂鼓墩遗址,1978年考古工作者对该墓进行了全面发掘。
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,位于湖北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。侯乙墓呈“卜”字形,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,为多边形岩坑竖穴木椁墓。
曾侯乙墓编钟曾侯乙墓旅游攻略
1、经专家鉴定,曾侯乙编钟的冶炼是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的,编钟的材质和型号都达到了当时工艺和技术的巅峰。正是这种统一的冶炼工艺,使得曾侯乙的编钟在音质上近乎完美,是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代表。
2、首先,曾侯乙编钟的数量最多,共65枚,分为三层摆放在钟架上,这样大规模的编钟是中国在之前的考古过程中所难以想象到的。同时,曾侯乙编钟是现今出土最完好,音质最好的编钟。
3、四大镇馆之宝:曾侯乙编钟、越王勾践剑、郧县人头骨化石、元青花四爱图梅瓶。人不多,免费参观,里面的曾侯乙编钟很壮观,展品挺多的,有时间可以慢慢逛逛。
4、曾侯乙编钟在湖北省博物馆。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,国家一级文物,1978年在湖北随县(今随州)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,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,为该馆“镇馆之宝”。
曾侯乙墓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曾侯乙墓博物馆、曾侯乙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发布于:2023-09-22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