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晋地推的简单介绍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东晋地推,以及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本文目录一览:
求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地图
秦朝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国家,秦朝时期北击匈奴南平百越,第一次明确的将百越确立为中国版图,西部则已经进入今甘肃地区,设立了陇右、北地郡,正式确立统治。
战国时期的形式是,楚国在南,赵国在北,燕国在东北,齐国在东,秦国在西,韩国、魏国在中间。在这七个大国中,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——秦、魏、齐,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。
中国古代中原地图如下:中原又称中土、中州、华夏,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,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。当与外族对应时,中原又泛指中国。
地图如下:三国(公元220年~280年,另有184年、190年或208年起始说),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,有曹魏(魏国)、蜀汉(蜀国)、东吴(吴国)三个政权。三国时代波澜壮阔,充满生机,常引起后人追思。
古代中国地图最大版图是元朝时候的版图。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、南抵南海、西至天山、北包贝加尔湖,元史称“东尽辽左西极流沙,北逾阴山南越海表,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”。
南北朝的第一个时期。南北朝的第二个时期,北魏和南齐对峙。北方游牧民族和青藏高原吐谷浑日益兴起。隋再度统一了中国,不过没有统一西域各部。
东晋地图(揭示东晋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的变迁历程)
东晋时期,文化中心的变迁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:建立之初的建康,以及中期的洛阳。建立之初的建康 东晋的建立之初,文化中心位于建康。建康地处长江下游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利,是东晋文化中心的重要地区。
东晋:,始于元帝司马睿,终于恭帝司马德文,共11帝。西晋灭亡后,与东晋同时存在的北方的北魏,东晋被刘裕创建的宋灭掉后,形成南北朝的局面。
东晋,中国朝代名,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,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,形成特殊的统治形式。因少数民族内迁,建都洛阳的晋朝亡国,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位,即晋元帝,史称东晋,东晋是门阀世族政治。
政治原因:建邺曾是吴国的都城,与南方的文化传统有关联,不利于东晋政权的巩固。而建康位于江南地区的中心,有利于统一南方地区,减少地方割据和战争,提高政治稳定性。
东晋所有州郡
1、又凉州自凉州刺史张轨至张骏时,始终奉晋之正朔,虽与东晋相隔离,在名义上仍为东晋之领土。
2、东晋在地方行政实行双郡制度即,侨州郡和实州郡。 西晋末年,大量流民南渡。东晋南朝政府为表示正统所在,且以安抚侨流和招徕北方士族,在南方大量设置侨州郡县。侨置情形至为复杂。侨州郡县设立后,又多迁徙不定、省置无常。
3、这种“侨州郡县”时置时废,且移徙无常,非常混乱;第二,东晋没有固定的疆域,长江以北的淮河流域、河洛中原、巴蜀等地,在战争中是时得时失,东晋州郡增减的变化甚大,导致地方行政区划的建置时时变更。
4、州郡县有大小、高卑之差别,扬、荆二州地位最重,号称“二陕”;江、南兖、南徐诸州皆属重镇;交、广、宁等州远处边陲,地位较卑。梁制诸州佐吏“各因其州之大小而置员”。
5、但诸王仅得租税,王国如同郡县。诸王的军权,主要来自镇守之地。郡、王国以下为县。县大者置令,小者置长。至于公国、侯国,其地位同县。
6、东晋政区袭承西晋,也是实行州郡县三级制。但是其州郡越分越多,辖区缩小。西晋末年,大量流民南渡,东晋为了安抚侨民及侨姓世族,以原籍州郡县名寄治别处,而无实地,此即侨州郡县。
东晋地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、东晋地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发布于:2023-09-27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